乙肝患者会出现糖尿病?这是怎么回事?

来源:陕西双博中医肝肾病医院 发布时间:2019-09-29

肝脏是调节血糖的最重要器官,具有合成与分解糖原及糖异生的功能。另外,调节血糖的激素,如胰岛素、胰高血糖素、生长激素和糖皮质激素等也均在肝中灭活,其中胰岛素能降低血糖,而其他激素均升高血糖。

乙肝患者会出现糖尿病?这是怎么回事?

正常情况下,胰岛素通过抑制肝葡萄糖的输出,促进外周组织摄取和利用葡萄糖,发挥降低血糖的作用。

当肝脏功能受损时,可引起糖尿病样改变,称“肝源性糖尿病”。肝源性糖尿病发生率在一定程度上与肝病严重程度成正比。

肝源性糖尿病的发病原因是多方面的。

当肝脏功能受损时,胰高血糖素、生长激素及糖皮质激素等升糖激素在肝中灭活减少,循环血中这些激素水平增高,通过其自身的作用机制拮抗胰岛素的作用,使血糖水平增高。

另外,当肝脏功能受损,肝脏对于胰岛素的灭活能力也下降。当血循环中胰岛素水平增高时,外周组织上的胰岛素受体减少且亲和力下降,则产生胰岛素抵抗现象。

胰岛素抵抗使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效应,表现为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减少,肌肉中糖原合成减少。

在此,陕西双博中医肝肾病医院脾胃科医生特别提醒:当乙肝患者发展至肝硬化时,由于门脉高压导致侧支循环开放,门脉分流,导致入肝的血流量减少。相应的,激素在肝中的降解程度减少,,这又会进一步加重肝病引起的糖代谢紊乱。

门诊时间(节假日无休):
上午8:00—12:00 下午13:30—17:30
预约时间(节假日无休):
早8:00—晚17:30

版权所有:陕西双博中医肝肾病医院

Copyright © 2002-2025 陕ICP备19003577号

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173号

医疗广告审查证明文号:中医广【2025】第03-11-47号

部分图片视频来源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