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系统性红斑狼疮几乎100%侵犯肾脏?极易出现贫血等症状?
来源:陕西双博中医肝肾病医院 发布时间:2019-09-30
系统性红斑狼疮(SLE)几乎100%侵犯肾脏。其主要特征是患者体内出现多种自身抗体,导致全身多器官受损,而此病多发于青、中年女性!
病理类型I型的狼疮肾炎没有任何肾脏病临床表现,仅在做肾组织免疫病理检查(包括免疫荧光或免疫组织化学检查)时,见到肾小球上有免疫复合物沉积。
病理类型Ⅱ ~ V型的狼疮肾炎都呈现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异常,与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相似,也表现为尿异常、水肿、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。
①尿异常:
表现为蛋白尿,重者出现大量蛋白尿,引起肾病综合征;
血尿,主要为镜下血尿,偶见肉眼血尿,均为变形红细胞性血尿;
无菌性白细胞尿,出现于肾脏活动病变者;
管型尿,以颗粒及细胞管型为主。
②水肿:
首先出现眼睑、下肢水肿,严重时遍及全身,伴随出现腹水及胸水。
③高血压肾脏活动病变者,如Ⅳ型及部分Ⅲ型及已经慢性化者(如Ⅵ型)易出现高血压。
④肾功能损害:
Ⅳ型狼疮肾炎患者,常迅速出现肾功能损害,严重时导致急性肾衰竭;而Ⅵ型狼疮肾炎患者,肾功能常逐渐恶化,最后进入慢性肾衰竭。
女性肾脏病患者均应接受SLE相关检查来除外狼疮肾炎。
医生之所以这样做,主要是:
①SLE女性发病率高,患者性别女性比男性为为9:1;
②6%~10%的SLE患者是以肾病为首发非常容发临床表容易误诊为质发性肾小球疾病。
SLE 患者为什么会出现贫血、白细胞下降及血小板减少?
常见如下3种原因:
①SLE疾病活动,体内产生抗红细胞抗体、抗白细胞抗体及抗血小板抗体,这些抗体与红细胞、白细胞及血小板膜上相应抗原结合,激活补体,导致细胞溶解。这种情况在狼疮高度活动时常见,血液免疫学检查可能发现上述抗体。
②治疗SLE药物的副作用导致上述血象改变,例如:环磷酰胺及硫唑嘌呤等细胞毒药物常可致外周血白细胞下降;霉酚酸酯有时也能导致严重贫血或白细胞下降;在少数情况下上述药物还都可诱发血小板减少。
③SLE活动导致骨髓抑制,增生低下,但这种情况并不多见。
所以,当SLE患者出现明显血象改变时,应及时做骨髓穿刺检查,①的时候骨髓增生活跃,而②、③的情况为骨髓增生低下,只有查清原因,才能实施正确治疗。